异学玖贰贰
评分: 0+x

志号:异学玖贰贰

志类:

经:江浙太湖之民所习养蚕缫丝之术,皆出于此。

传:初,有父女居于太湖之滨。战乱连年,其父参军远走,徒留其女与白马一。其女戏曰:“白马吾君,吾父辞家参军,此去经年,吾甚念之。若汝可寻得吾父,吾当为汝妻也。”白马应之以鸣,遂去家至边关,数日后与其父同归。

其女欲嫁白马,其父不悦。某日,其女离家,其父挽弓射白马,杀之。又着利刀,剥马皮,置院中。其女归,见马皮,哀恸悲号。忽有妖风四起,携马皮裹挟其女去,不知其踪。

又数日,其父与村人于林中寻得其女。其女与马皮已浑然一体,莹白丝线出于其口,众人甚奇之,遂以“缠”声,名其曰“蚕”,其所栖之树,因其为其女丧生之所,遂以“伤”声,名曰“桑”。后江浙之民以马皮蚕女之故事,作白马上女子像,名曰“蚕花娘娘”。

史:武周神龙元年,乌程县有一奇女子,着素衣,挽一白马,游于山野之中。其所过之处,蚕农无不丰收。有县民陈大至县衙以此奇事告之,县令吴██令僚属详查,追查数日,毫无头绪,遂束之高阁。后,是女子不知所踪,县民皆谓是女子为“蚕神”也。

██三年,无锡县有蚕农之女戏水溺毙,尸身停于家中,三日后复生之事。此女名曰周氏,复生后自往桑林之中,又一日后返,衣衫皆白,视其家中蚕场,以所携桑叶饲蚕。后其家中蚕丝丰收,丝极白且极韧,村人皆谓“此女乃蚕花娘娘下凡也。”

明洪武十五年,扬州府有织造之女得蚕神托梦之奇事。织造姓杨,其小女杨玉钏平素好丝绸,亦好织造之术。一日夜,玉钏病数日,卧家中,忽梦一女子,素衣白马,传授其养蚕缫丝之术。翌日,玉钏久病忽愈,且突悟养蚕之术。玉钏后游于扬州,视府中蚕农之事,助其中数人。初,无人以玉钏为是。后有蚕农以玉钏所说之法,产得上品蚕丝,众人方悟玉钏所谓梦中素衣女子为蚕花娘娘也。

民国12年,上海市有一位专做上品丝绸旗袍的年轻女子。伊自称吴兴县人,名胡残花,常以一身白色旗袍示人。有人传说该女子似乎是拥有自己的养蚕场,且伊制作旗袍的丝绸皆为自家蚕场自产。笔者拜访该女子经营的旗袍馆,发现旗袍馆门口长立一白衣男子,身材颀长,须发皆白,待人彬彬有礼,伊称此男子姓白,为其丈夫。后该女子因其店铺被日本人骚扰而选择搬离。数日后,骚扰该女子的两名日本侨民被发现死于虹口道场后巷,死时遍身缠满似乎是蚕丝的白线,身体上浮现出碗口般大的马蹄印,尸检确认此二人大抵是死于大型马的踩踏。笔者至吴兴县查访胡残花之名,确认查无此人,又托人查访当地有无白姓人家,待笔者返沪数月后才有信息,说本地确无姓白的大户人家,不知是真没有,还是没有查,总之也便不了了之了。该女子搬离后,其店铺后的蚕场亦不知所踪,只余数株桑树留在原地。笔者尝试调查桑树,发现都是普通桑树,只是其中一株桑树的树梢上挂着一撮白色的马毛。

除非特别注明,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: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ShareAlike 3.0 License